2016年,共享充电宝开始兴起,公开数据显示共有3家企业获得融资。当时,ofo与摩拜已经开始“黄橙”补贴大战,相比充电宝这一市场,单车抓住了更多眼球。
2017年,受共享单车示范效应的影响,共享充电宝成为投资者和创业者竞相追逐的风口。共有28家企业获得融资,甚至还出现了在当年4天之内,全行业拿到7.5亿元融资的繁荣景象。
不同于其他风口行业,共享充电宝从一开始就面临争议,被很多人看作是伪需求。达晨资本的合伙人刘忠宏就曾怀疑小电的融资真实性,2017年5月,他还曾亲自去杭州梦想小镇实地调查。在刘忠宏眼中,共享充电宝行业也许就像90年代的BB机、大哥大一样,是短期过渡性产品,共享充电宝有这么多人投资让人看不明白。
尤其在7月5日,街电获得聚美优品3亿元注资后,行业质疑声达到高潮。万达王健林之子王思聪似有所指的在朋友圈宣布: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,立帖为证。当时共享充电宝行业才刚刚兴起,据街电数据,彼时其市场占有率达80%。
不过一边是行业人士不看好,一边是共享经济的火热。共享椅、共享汽车、共享雨伞、共享篮球等创业项目接连出现。商场、火车站、地铁口等地布满共享经济项目,一瞬间共享经济席卷而来,人们已经分不清是市场行为还是资本驱动。
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,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,最火热的共享充电宝行业迎来洗牌。包括美团点评、乐电等共享充电宝业务或企业关闭,各家的融资速度也都开始放缓。很多企业靠资本输血时,烧钱数据就好看;不烧钱时,日活数据就跌落。资本一旦撤出,运营就难以维系,这更加让人怀疑共享充电宝行业是个伪风口。
2018年经过一轮残酷的洗牌,慢慢跑出了以街电、来电、小电、怪兽为主的几家头部企业。“手机屏幕越来越大,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。而用户使用共享充电的习惯也在逐渐养成,花钱买时间这门生意能行。”刘忠宏认为自己当时忙于其他业务,没深入思考行业热闹背后的根源,限制了自己对共享充电行业的认知,达晨创投最终参投了小电的B+轮融资。
另外,市场对共享充电的认知也在发生改变,2017年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餐饮店等场景,还需要入场费。但是现在很多公共场所,尤其是小型消费场所,都在主动欢迎共享充电宝入驻。“他们把共享充电宝当成一种服务,毕竟消费者现在都习惯吃个饭顺便充电。不能因为无法充电,导致消费者换了商家消费。“小电传播中心总监刘彬认为行业在发生利好转变。